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 >  >> 
今热点:科技助力,浙江安吉百万亩毛竹林变成“绿色银行”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3-06-14 19:42:32

浙江安吉是我国著名的竹乡,竹林总面积超百万亩,每年的竹业总产值达数百亿,曾经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总产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曾经依靠卖竹子就能发家致富的安吉竹产业也面临新的瓶颈:竹子初加工领域的产业开始萎缩,山上的毛竹开始卖不上好价格。安吉竹产业的瓶颈亟需破解。

周国模在竹林里指导博士生研究竹林碳汇。(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有没有新技术科技,可以让竹产业焕发新活力?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草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周国模教授说:“竹子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根据我们长期研究和测算,每年每公顷毛竹能够吸收二氧化碳24.5吨左右。经营竹林除了可以卖毛竹以外,还可以卖竹林里的空气。使用我们的技术和方法经营竹林,安吉毛竹林新增的碳汇,也可以直接换成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发挥研究团队在科技竹林碳汇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帮助当地竹农将竹林里的空气“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两年前,在周国模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在安吉成立,全县178个村全部成立毛竹专业合作社,“碳汇”这个新鲜词也开始出现在了乡亲们的生活里。

事实上,要想真正实现将竹林里的空气换成钱,就需要有人专门来计算、管理。

早在20年前,周国模领衔的林业碳汇与计量科技创新团队,就聚焦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开始深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尤其是深入开展竹林碳汇研究。

如今,周国模团队已经在竹林碳汇领域系统澄清了竹林是碳源还是碳汇的国际争议,创建了竹林碳汇精准监测和经营增汇关键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竹林碳汇理论与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了竹林“如何固碳”、“如何测碳”、“如何增碳”和“如何售碳”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攻克了竹林碳汇进入碳减排市场的技术瓶颈,为解决林业碳汇基础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经过近20年的持续研究,周国模教授团队在竹林碳汇科技创新、竹林碳汇社会服务、竹林碳汇国际推广、竹林碳汇科普创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发文量及影响力指数排在全球首位,起到了国际引领作用。

在成果应用方面,周国模教授团队先后深入“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等地,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编制林业碳汇规划,形成了全新的林业碳汇产业,开辟了“两山”转化新路径,有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国家“双碳”战略。

截止目前,团队依托自主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和研发的技术成果,帮助浙江安吉等五个县市2万多户竹农开发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40多万亩,产生560多万吨核证减排量,带来碳汇收益2.53亿元,为亿万竹农开辟了一条林业增收新途径。

如今,在安吉县森林碳汇管理局的大屏上,整个安吉县近百万亩的毛竹林,每一块的位置、属于哪个村民、能产生多少碳汇值、碳汇的收储和交易情况等等都清晰可见。

如今,安吉以竹林碳汇为切入口,把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本,通过整个竹产业链塑造,每亩可以增收到400多元。安吉通过碳汇的契机,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开启了竹产业的振兴新时代。如今的卖竹林碳汇、卖生态环境业到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预计到2026年底,竹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50亿元。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